《藝術觀賞之道》
《藝術的故事》
《藝術的精神性》(2章)
《視覺文化導論》(7章)
《藝術介入空間》(4章)
《對話性創作》(5章)
《藝術與城市》(5章)
《空間詩學》(10章)
--延伸閱讀--
陳永賢。〈2008泰納獎啟示錄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9年1月,第404期):236-239。
陳永賢。〈居無定所?—當代錄像藝術VS.居所文化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12月,第403期):298-303。
陳永賢。〈異質與震驚—台灣新世代藝術的切面觀察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12月,第403期):276-281。
陳永賢。〈當代藝術圖像中的圓形與轉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10月,第401期):268-273。
陳永賢。〈突破既有表現藝術—專訪露易斯奇頓談臨場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8月,第399期):234-235。
陳永賢。〈臨場藝術的文化策略〉。《藝術家》藝術家(2008年8月),第399期,228-233。
陳永賢。〈當代藝術圖像中的圓形與轉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10月,第401期):268-273。
陳永賢。〈潛望者的窺探之眼—陳志建的當場〉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編。《科光幻影:對話之外》(2008年7月)。
陳永賢。〈新媒體藝術的聲光感知—記2008年「科光幻影」創作發表〉。《藝術家》 (2008年7月,第398期):362-367。
陳永賢。〈數位時代的藝術表徵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6月,第397期):276-279。
陳永賢。〈林俊吉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8年?月,第?卷第?期)。
陳永賢。〈數位時代的自畫像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5月,第396期):292-297。
陳永賢。〈數位時代的動漫快感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8年3月,第394期):318-323。
陳永賢。〈感官與情境交融的互動裝置—解讀黃心健「人間機關術」系列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12月,第391期):363-365。
陳永賢。〈台灣首屆「亞洲藝術雙年展」的新指標〉。《朱銘美術館季刊》(2007年12月,第32期):70-71。
陳永賢。〈數位奇觀與新互動倫理—當下數位藝術的發展及可能性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9月,第388期):162-167。
陳永賢。〈當代藝術趴趴GO—第二代粉樂町的關係美學〉。《朱銘美術館季刊》(2007年9月,第31期):72-74。
陳永賢。〈變動的英國泰納獎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7月,第386期):380-383。
陳永賢。〈殖民文化與當代藝術—因卡‧修尼巴爾(Yinka Shonibare)的藝術創作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6月,第385期):424-431。
陳永賢。〈澳洲新媒體藝術發展現況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7年6月,第3卷第3期):4-12。
陳永賢。〈遠距傳輸的擬像之像—保羅‧瑟曼的新媒體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5月,第372期):404-411。
陳永賢。〈台灣新生代動畫創作觀察與省思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5月,第384期):334-339。
陳永賢。〈英國當代藝術六十年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3月,第382期):286-293。
陳永賢。〈當代藝術與佛教哲思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4月,第383期):310-313。
陳永賢。〈身體表層的深層反思〉。《朱銘美術館季刊》(2007年6月,第30期):10-11。
陳永賢。〈2006年泰納獎與英國當代藝術的省思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7年1月,第380期):356-361。
陳永賢。〈泰德現代美術館「渦輪大廳」之創作計畫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12月,第379期):282-293。
陳永賢。〈莎拉‧魯卡斯的前衛風格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10月,第377期):426-435。
陳永賢。〈時序靈光—比爾.維歐拉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9月,第376期):328-339。
陳永賢。〈人形異貌—榮‧穆克的雕塑創作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8月,第375期):354-361。
陳永賢。〈從龐畢度新媒體收藏,探測錄像藝術的實踐與創作類型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6月,第373期):282-289。
陳永賢。〈隱喻的身體—史密斯和史都華德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4月,第371期):440-445。
陳永賢。〈虛擬、現實、幻境—黃心健的互動式裝置藝術〉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編。《科光幻影:音戲遊藝》(2006年3月):30-31。
陳永賢。〈性‧死亡‧變體—查普曼兄弟的藝術觀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2月,第369期):312-319。
陳永賢。〈2005年泰納獎得主—西蒙‧斯塔林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6年1月,第368期):431-437。
陳永賢。〈垃圾變黃金—諾波與韋伯斯特的光影奇觀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11月,第366期):354-361。
陳永賢。〈荒謬幻象中的黑色幽默—湯尼‧奧斯勒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10月,第365期):302-309。
陳永賢。〈從身體議題評台灣行為藝術現象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(2005年9月,第156期):102-105。
陳永賢。〈血腥與榮譽:解開肉身凌遲之謎—法蘭可‧畢的行為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9月,第364期):306-313。
陳永賢。〈藝術與生活的距離—諾阿歐團體的城市探險與創作樣貌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8月,第363期):304-309。
陳永賢。〈民眾參與式的創作類型—訪伊紗貝爾談諾阿歐團體的創作策略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8月,第363期):310-313。
陳永賢。〈英國前衛藝術家達敏‧赫斯特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7月,第362期):366-375。
陳永賢。〈身體與行為於錄像藝術創作之探討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5年7月,第1卷第7期):35-43。
陳永賢。〈山姆‧泰勒-伍德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5年7月,第1卷第7期)。
陳永賢。〈遊走於音樂、影像、科技的藝術家—克里斯‧康寧漢的數位藝術創作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6月,第361期):298-305。
陳永賢。〈yBa傳奇與英國當代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5月,第360期):329-340。
陳永賢。〈談行為藝術的多元樣貌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5年4月,第1卷第4期):70-75。
陳永賢。〈點燃情緒與情感的驚爆點—山姆‧泰勒-伍德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4月,第359期):376-381。
陳永賢。〈寫出你現在想說的話—吉琳恩‧魏林的社會寫實影像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3月,第358期):340-347。
陳永賢。〈談席琳‧奈沙特的錄像藝術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5年3月,第1卷第3期):70-77。
陳永賢。〈性別、文化與多重螢幕的影像故事—席琳‧奈沙特的影像之歌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2月,第357期):359-365。
陳永賢。〈錄像藝術的發展歷程〉。《藝術欣賞》(2005年1月,第1卷第1期):60-67。
陳永賢。〈鏡中之臉—當代藝術VS.時代容顏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10月,第353期):438-445。
陳永賢。〈2004年泰納獎風雲錄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1月,第356期):344-351。
陳永賢。〈傑瑞米‧戴勒摘取2004年泰納獎桂冠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5年1月,第356期):149-150。
陳永賢。〈行為藝術與臨場藝術的流變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12月,第355期):405-415。
陳永賢。〈黑色力量—英國黑人藝術家的創作觀點〉。(2004年11月《藝術家》,第354期):400-408。
陳永賢。〈永不凋謝的生命之花—海倫‧查德薇克(Hellen Chadwick)的藝術歷程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9月,第352期):362-369。
陳永賢。〈藝術狗樣子—歐雷格‧庫力克的動物性格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8月,第351期):400-407。
陳永賢。〈英國前衛藝術yBa三傑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7月,第350期):360-365。
陳永賢。〈哈根斯與人體解剖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6月,第349期):328-335。
陳永賢。〈普普藝術大師—李奇登斯坦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5月,第348期):142-145。
陳永賢。〈藝術放輕鬆—遊戲場域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4月,第347期):428-435。
陳永賢。〈生活情境與藝術表現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3月,第346期):424-431。
陳永賢。〈性別認同與英國當代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2月,第345期):404-411。
陳永賢。〈驚世與駭俗:英國泰納獎二十年回顧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4年1月,第344期):134-140。
陳永賢。〈解開藝術與生活的密碼──英國當代藝術三年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12月,第343期):346-355。
陳永賢。〈古典曼妙的詩篇—倫敦國家美術館提香(Titian)特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4月,第335期):136-139。
陳永賢。〈阿尼旭‧卡波(Anish Kapoor)的造形裝置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4月,第335期):140-142。
陳永賢。〈蔡國強以煙火飛龍照亮英倫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3月,第334期):113-115。
陳永賢。〈解讀二○○二年英國泰納獎前衛作品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1月,第332期):342-351。
陳永賢。〈凱斯‧泰森(Keith Tyson)摘取二○○二年英國泰納獎桂冠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1月,第332期):152-155。
陳永賢。〈當代藝術對『影像就是力量』的再詮釋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1月,第332期):125。
陳永賢。〈錄像藝術中的身體與行為表現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11月),第342期,152-157。
陳永賢。〈英國當代錄像藝術新趨勢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7月,第338期):154-159。
陳永賢。〈台灣新生代錄像藝術觀察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6月,第337期):272-277。
陳永賢。〈暗室裡的火花—倫敦‧台北Random-Ize國際錄影藝術賞析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3年5月,第336期):220-225。
陳永賢。〈初晨—英國新世代藝術窺探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9月,第328期):248-255。
陳永賢。〈錄像藝術新發現—英國貝克獎(Beck’s Future)的錄影藝術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6月,第326期):324-327。
陳永賢。〈宣示與預言—從貝克獎(Beck’s Future)看英國當代藝術的未來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6月,第326期):328-333。
陳永賢。〈吉伯和喬治(Gilbert & George)的情慾圖像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5月,第324期):268-269。
陳永賢。〈倫敦千禧橋(The Millennium Bridge)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4月,第323期):174-175。
陳永賢。〈錯置的極限與無限—理查‧亞特斯察格(Richard Artschwager)的立體平面作品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3月,第322期):146-147。
陳永賢。〈智謀的模擬國界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3月,第322期):109。
陳永賢。〈無人之地的生命基調與機制—馬克‧渥林格(Mark Wallinger)的回顧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2月,第321期):150-153。
陳永賢。〈英國泰納獎—馬丁‧克里德(Martin Creed)以極限風格贏得泰納首獎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2年1月,第320期):185-187。
陳永賢。〈生活真相(Facts of Life):英國最大型的日本當代藝術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1年12月,第319期):148-152。
陳永賢。〈查法噶爾廣場上的新紀念碑—談懷特瑞德(Rachel Whiteread)雕塑作品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1年11月,第318期):168-170。
陳永賢。〈比爾‧維歐拉的錄像藝術新作展〉。《藝術家》(2001年8月,第315期):119-121。
*